元维亭:焊花飞溅,淬砺钢铁之歌
未时,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,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下午2时,国际金融论坛(IFF)永久会址的建设工地,身穿长衣长裤,穿戴头盔、安全背心和安全绳,“全副武装”的电焊工元维亭,站在高空作业摇臂车上,一手举着防护面罩,一手拿着焊枪正在焊接作业。一朵朵焊花从焊枪口飞溅而出,伴随着耀眼的弧光和阵阵白烟,钢片被牢牢焊接在一起。当前,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为确保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,元维亭和2000多名同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。
元维亭站在高空作业摇臂车进行焊接作业。
攻坚克难展现工匠技艺
国际金融论坛(IFF)永久会址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明珠湾横沥岛尖东侧,是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工程,包含国际会议中心、国际会议服务中心、配套用房三部分。作为项目核心的国际会议中心,以纯白的金属屋面和装饰铝板为“花瓣”,以玻璃采光屋顶为“花蕊”,构成了一朵盛开的“木棉花”,整体由超过10万片的钢结构构件拼接而成,用钢量超过5万吨。
项目施工整体难度大,焊接工作也面临各种考验。元维亭负责围栏、门窗及其他建筑部件的焊接组合工作。他介绍,项目西入口桁架的提升焊接尤为困难,167吨的西入口提升到39.6米高的预定位置后,要与四根钢柱焊接组合,而受力点只有0.3平方米。焊接作业的精度和质量是关键,焊条需要连续衔接不能穿孔,确保各部件之间严密黏合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项目部通过反复讨论,多次技术交底,制定出计划,元维亭与同事们严格执行,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圆满完成焊接任务。
此外,项目选址靠近海边,为避免钢结构经过海风和氯盐的长期风化、侵蚀,出现生锈、断裂的问题,焊接工作不仅要一步到位,还要做好防锈处理,避免渗水,更提升了焊接难度。元维亭的焊接质量备始终受到大家肯定,“元师傅都是一遍成活,不需要返工的。”同事们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点赞。
高空焊接难度大,需要细心专注。
用汗水浇筑纯白色“木棉花”
焊接作业的高质量来自于元维亭丰富的实践和经验的积淀。20多年前,高中毕业的元维亭进入三峡水电站项目,从学徒做起,学习电焊技术,此后参与过多个水电站的建设。元维亭说,水电站的焊接作业受到施工水文条件、地质条件、作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,自己的技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,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对于存在危险性的焊接作业,元维亭有自己的工作心得:“时刻注意安全不违章,做到不伤害别人,不伤害自己,不被别人伤害。”多年来,他保持施工零事故、零意外。
2020年,元维亭跟随项目来到南沙,成为南沙建设者中的一员,也见证着这里的变化。“当初周围是一片荒地,到现在道路成型了,楼房也建起来了。”目前,国际会议中心金属屋面的装饰铝板已铺设完成,机电、安装、装饰装修、市政园林景观等工作正在推进。元维亭与数千名建设者用汗水浇筑的“木棉花”正含苞待放,“我十分期待整个项目建成启用的那一天。”
文/信息时报记者 聂佩文
图/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 何开翱